使用前在 400 ℃灼燒 4h,冷卻后密封保存在磨口玻璃瓶中。
5.4 氫氧化鈉(NaOH)。
5.5 甲醇(CH3OH):農(nóng)殘級。
5.6 二氯甲烷(CH2Cl2):農(nóng)殘級。
5.7 丙酮(CH3COCH3):農(nóng)殘級。
5.8 甲醇水溶液:2+3。
用甲醇(5.5)和水按 2:3 體積比混合。
5.9 氫氧化鈉溶液:c(NaOH)=6mol/L。
稱取 24.0g 氫氧化鈉(5.4)溶于水中,稀釋至 100ml。
5.10 苯氧羧酸類除草劑標準物質(zhì): w ≥96%。
5.11 苯氧羧酸類除草劑標準貯備液:ρ=1.00mg/ml。
分別稱取苯氧羧酸類除草劑標準物質(zhì)(5.10)0.100g(精確到 0.1mg),用丙酮(5.7)溶解后, 轉(zhuǎn)移到 100ml 容量瓶中,用丙酮(5.7)定容至標線。標準貯備液在-20 ℃下避光、冷凍保存,保存期為1年。也可直接購買有證標準溶液,并按照制造商的產(chǎn)品說明書保存。
5.12 苯氧羧酸類除草劑標準中間液:ρ=100µg/ml。
取 1.00ml 苯氧羧酸類除草劑標準貯備液(5.11)于 10ml 容量瓶中,用丙酮(5.7)定容至標線,于4℃下避光、冷藏保存,保存期為60d。
5.13 苯氧羧酸類除草劑標準使用液:ρ=2.00µg/ml。
取 200µl 苯氧羧酸類除草劑標準中間液(5.12)于10 ml 容量瓶中,用甲醇水溶液(5.8)定容 至標線,于 4 ℃下避光、冷藏保存,保存期為 40d。
5.14 固相萃取柱:填料為苯乙烯/二乙烯苯-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或其他等效萃取柱,60mg/3 ml。
5.15 濾膜:0.22µm 聚四氟乙烯膜。
5.16 氮氣:純度≥99.99%。
6 儀器和設備
6.1 高效液相色譜儀:耐壓 6MPa(600bar),具紫外檢測器或二極管陣列檢測器。
6.2 色譜柱:填料粒徑為 2.7µm,柱長15cm,內(nèi)徑 4.6mm 的 C8反相色譜柱,或其它適用于酸性 條件的等效色譜柱。
6.3 濃縮裝置:氮吹儀、旋轉(zhuǎn)蒸發(fā)儀等。
6.4 自動固相萃取儀或固相萃取裝置。
6.5 樣品瓶:1000ml 具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或帶聚四氟乙烯襯墊螺口棕色玻璃瓶。
6.6 一般實驗室常用儀器和設備。
7 樣品
7.1 樣品采集和保存
按照 GB 17378.3、GB/T14581、HJ/T91、HJ 91.1、HJ 164、HJ 442.3 要求進行樣品采集。樣品采集后,4 ℃冷藏、避光保存,7d 內(nèi)完成萃取,萃取液在 15d 內(nèi)分析完畢。
7.2 試樣的制備
7.2.1 樣品水解
量取 250ml 水樣至 500ml 分液漏斗中,用氫氧化鈉溶液(5.9)調(diào)節(jié)溶液 pH≥12,搖勻后靜置 1h。
注:如果不需要測定苯氧羧酸酯類化合物,可以不進行樣品的水解。
7.2.2 液液萃取
用磷酸(5.1)調(diào)節(jié)水解后的試樣(7.2.1)至 pH≤2,加入15g 氯化鈉(5.2),振搖使其溶解。 加 20ml 二氯甲烷(5.6),振蕩放氣后,振蕩萃取 5min,靜置 15min,待兩相分層后,收集有機相 于三角瓶中。再用 20ml 二氯甲烷重復萃取兩次。合并有機相,有機相經(jīng)無水硫酸鈉(5.3)脫水后 于 40 ℃水浴氮吹濃縮至近干,用 5ml 實驗用水溶解,待凈化。
將固相萃取柱(5.14)放到固相萃取裝置(6.4)上。用 5 ml 甲醇(5.5)以 2 ml/min 左右速度 通過固相萃取柱,在填料將要暴露于空氣之前,向柱上加 5ml 實驗用水,待實驗用水剩約 1ml 左右 時,停止活化。向活化后的萃取柱上加入待凈化的萃取液,并以 1ml/min 速度全部通過柱子后,繼 續(xù)抽吸 10min 或用氮氣(5.16)吹掃,使萃取柱干燥。然后用 10ml 甲醇(5.5)洗脫,收集洗脫液,于 50 ℃水浴氮吹濃縮至近干,用甲醇水溶液(5.8)定容至 1.0ml,混勻后經(jīng) 0.22μm 濾膜(5.15)過濾,待測。
7.2.3 水樣直接固相萃取
對于除草劑工業(yè)廢水,將水樣或水解后的試樣(7.2.1)用磷酸(5.1)調(diào) pH 為中性,取 5.0ml 樣品以 1ml/min 速度全部通過活化后的固相萃取柱(7.2.2),繼續(xù)抽吸 10min 或用氮氣(5.16)吹 掃,使萃取柱干燥。然后用 10ml 甲醇(5.5)洗脫,收集洗脫液,于 50 ℃水浴氮吹濃縮至近干, 用甲醇水溶液(5.8)定容至 1.0ml,混勻后經(jīng) 0.22μm 濾膜(5.15)過濾,待測。
7.3 空白試樣的制備
用實驗用水代替樣品,按照與試樣的制備(7.2)相同的步驟進行空白試樣的制備。
8 分析步驟
8.1 儀器參考條件
流動相 A:甲醇;流動相 B:磷酸水溶液(用磷酸調(diào) pH=3.0±0.1);流速:0.5ml/min;柱溫: 30 ℃;檢測波長:230nm;進樣量:20.0μl。梯度洗脫程序見表 1。

8.2 標準曲線的建立
分別取適量苯氧羧酸類除草劑標準使用液(5.13),用甲醇水溶液(5.8)稀釋,制備至少 5 個 濃度點的標準系列,目標化合物的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 0.020mg/L、0.040mg/L、0.400mg/L、1.00mg/L、 2.00mg/L、4.00mg/L(此質(zhì)量濃度為參考濃度)。按照儀器的參考條件(8.1),由低濃度到高濃度 依次進樣,以標準系列溶液中目標化合物的質(zhì)量濃度為橫坐標,對應的峰面積或峰高為縱坐標,建立標準曲線。
8.3 測定
按照與標準曲線的建立(8.2)相同的條件對凈化后的試樣(7.2.2或7.2.3)進行測定。當水樣 的濃度超出標準曲線的線性范圍時,應減少取樣量或稀釋洗脫液后,再進行測定。
8.4 空白試驗
按照與試樣測定(8.3)相同的條件對空白試樣(7.3)進行測定。
9 結(jié)果計算與表示
9.1 定性分析
根據(jù)樣品中目標化合物與標準系列中目標化合物的保留時間進行定性,可采用標準加入法、不 同波長下的吸收比或掃描紫外吸收光譜等方法輔助定性。必要時,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zhì)譜法對目標化合物進行確認。7種除草劑的離子對和多離子監(jiān)測條件參見附錄B。
在本標準規(guī)定的儀器參考條件(8.1)下,苯氧羧酸類除草劑的標準色譜圖見圖 1。

9.2 結(jié)果計算

9.3 結(jié)果表示
測定結(jié)果小數(shù)點后位數(shù)的保留與方法檢出限一致,最多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10 準確度
10.1 精密度
10.1.1 直接固相萃取的精密度
6家實驗室對7種苯氧羧酸類除草劑濃度分別為 12.0μg/L、80.0μg/L 和 600μg/L 的空白加標樣 品進行了6次重復測定:實驗室內(nèi)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 1.5%——8.7%、1.7%——7.9%和 1.1%——8.1%; 實驗室間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 3.7%——7.8%、 3.2%——14.3%和 3.3%——25%;重復性限分別為 1.4µg/L—— 1.9µg/L、 5.2µg/L——12.0µg/L 和 59µg/L——92µg/L;再現(xiàn)性限分別為 1.7µg/L——3.1µg/L、 12.9µg/L——26.5µg/L 和 111µg/L——357µg/L。
6 家實驗室對7種苯氧羧酸類除草劑濃度為200μg/L 的統(tǒng)一工業(yè)廢水加標樣品進行了6次重復 測定:實驗室內(nèi)相對標準偏差為 1.6%——8.8%;實驗室間相對標準偏差為 3.8%——22%;重復性限為 24µg/L——40µg/L;再現(xiàn)性限為31µg/L——95µg/L。
10.1.2 液液萃取的精密度
6 家實驗室對7種苯氧羧酸類除草劑濃度分別為 0.240 μg/L、1.60μg/L 和 12.0μg/L 的空白加標 樣品進行了 6 次重復測定:實驗室內(nèi)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 2.1%——17%、1.4%——11%和 2.0%——9.7%; 實驗室間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 2.8%——10%、6.3%——24%和 4.8%——19%;重復性限分別為 0.02μg/L—— 0.04μg/L、0.16 μg/L——0.26 μg/L 和 1.5 μg/L——2.5μg/L;再現(xiàn)性限分別為 0.04 μg/L——0.07 μg/L、0.33 μg/L——0.83μg/L 和 2.2μg/L——5.9μg/L。
6家實驗室對7種苯氧羧酸類除草劑濃度為0.240μg/L的統(tǒng)一地表水加標樣品進行了6次重復測 定:實驗室內(nèi)相對標準偏差為 2.1%——16%;實驗室間相對標準偏差為 4.3%——14%;重復性限為 0.04 μg/L——0.05μg/L;再現(xiàn)性限為 0.05μg/L——0.10μg/L。
6 家實驗室對 7 種苯氧羧酸類除草劑濃度為 1.60μg/L 的統(tǒng)一生活污水加標樣品進行了 6 次重復 測定:實驗室內(nèi)相對標準偏差為 1.8%——15%;實驗室間相對標準偏差為 8.1%——16%;重復性限為 0.2 μg/L——0.4μg/L;再現(xiàn)性限為 0.4μg/L——0.8μg/L。精密度結(jié)果參見附錄C。
10.2 正確度
10.2.1 直接固相萃取的正確度
6 家實驗室對7種苯氧羧酸類除草劑濃度分別為 12.0μg/L、80.0μg/L 和 600μg/L 的空白加標樣 品進行了加標回收率測定。麥草畏的加標回收率分別為 85.8%——105%、65.0%——94.5%和 57.6%—— 100%,其他除草劑的加標回收率分別為 85.7%——108%、81.3%——103%和 78.0%——105%。加標回收率 最終值分別為 93.8%±6.8%——97.9%±14.8%、79.6%±22.8%——101%±19.0%和 84.7%±42.0%—— 99.1% ±13.8%。 6 家實驗室對含苯氧羧酸類除草劑的工業(yè)廢水進行了加標回收率測定,加標濃度為 200µg/L, 麥草畏的加標回收率為 51.0%——96.0%,其他除草劑加標回收率為 83.3%——115%,加標回收率最終值 為 72.8%±15.2%——102%±9.4%。
10.2.2 液液萃取的正確度
6 家實驗室對7種苯氧羧酸類除草劑濃度分別為 0.240 μg/L、1.60μg/L 和 12.0μg/L 的空白水樣 加標樣品進行了加標回收率測定。麥草畏的加標回收率分別為 70.8%——90.8%、52.1%——93.8%和 51.5%——87.8%。其他除草劑的加標回收率分別為 82.1%——105%、85.6%——118%和 70.3%——118%。加 標 回 收 率 最 終 值 分 別 為 81.8%±16.6% —— 98.6%±13.0% 、 75.5%±22.8% —— 105%±15.8% 和 69.5%±26.2%——100%±25.4%。
6 家實驗室對含7種苯氧羧酸類除草劑的地表水和生活污水進行了加標回收率測定,加標濃度分別為0.240μg/L和 1.60μg/L。麥草畏的加標回收率分別為58.6%——90.2%和64.2%——91.9%;其他除草劑的加標回收率分別為67.5%——116%和 68.7%——113%,加 標 回 收率 最 終值分別為78.2%±11.7%——99.4%±12.6%和 76.0%±11.7%——96.8%±15%。 正確度結(jié)果參見附錄C。
11 質(zhì)量保證和質(zhì)量控制
11.1 空白試驗
每 20 個樣品或每批次(少于2個樣品/批)至少分析1個實驗室空白,空白中目標化合物的濃 度應低于方法檢出限。
11.2 校準
標準曲線的相關系數(shù)≥0.999。每 20個樣品或每批次(少于20個樣品/批)應分析測定1個曲線 中間濃度點標準溶液,測定結(jié)果與曲線該點濃度的相對誤差應在±15%以內(nèi)。否則,應建立新的標準曲線。
11.3 平行樣
每20個樣品或每批次(少于20個樣品/批)應分析測定1個平行樣,平行樣測定結(jié)果的相對偏差≤25%。
11.4 空白加標和基體加標
每20個樣品或每批次(少于20個樣品/批)應分析測定1個基體加標樣品,麥草畏的回收率應在50%——110%之間,其他除草劑的加標回收率應在65%——120%之間。
12 廢物處置
實驗中產(chǎn)生的有機廢液應集中收集和保管,并做好相應的標識,依法委托有資質(zhì)的單位進行處理。
13 注意事項
13.1 苯氧羧酸類除草劑常以酯類化合物形式使用,但其酯類化合物不穩(wěn)定,進入水體后易水解成相應的酸類化合物。如果要測定水中苯氧羧酸類除草劑的總量,需要在萃取前加堿將苯氧羧酸的酯類化合物先水解成相應的苯氧羧酸鹽類化合物。
13.2 對于樣品中有堿、中性化合物干擾測定,可向水解后的試樣(7.2.1)中加入 20ml 二氯甲烷(5.6),振蕩放氣后,振蕩萃取5min,靜置15min,待兩相分層后,棄去下層有機相。再加入 20ml 二氯甲烷重復萃取一次,棄去下層有機相,水相按萃取步驟(7.2.2)進行萃取。
原標題:關于征求《水質(zhì) 浮游植物的測定 顯微鏡計數(shù)法(征求意見稿)》等2項國家生態(tài)環(huán)境標準意見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