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小編的千辛萬苦,終于總結了一些比較實用的水處理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哦~
(圖片源自網(wǎng)絡)
1、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處理水時,應符合哪些規(guī)定?
粉末活性炭投加點宜根據(jù)水處理工藝流程綜合考慮確定,并宜加于原水中,經過與水充分混合、接觸后,再投加混凝劑或氯。
粉末活性炭的用量應根據(jù)試驗確定,宜為5~30mg/L。
濕投的粉末活性炭炭漿濃度可采用5%~10%(按重量計)。
粉末活性炭的貯藏、輸送和投加車間,應有防塵、集塵和防火設施。
2、采用高錳酸鉀預氧化時,應滿足哪些規(guī)定?
高錳酸鉀宜在水廠取水口加入;當在水處理流程中投加時,先于其它水處理藥劑投加的時間不宜少于3min。
經過高錳酸鉀預氧化的水必須通過濾池過濾。
高錳酸鉀預氧化的藥劑用量應通過試驗確定并應精確控制,用于去除有機微污染物、藻和控制臭味的高錳酸鉀投加量可為0.5~2.5mg/L。
高錳酸鉀的用量在12kg/d以上時宜采用干投。濕投溶液濃度可為4%。
3、簡述混凝的機理?
主要有三種混凝理論,分別是:
電性中和:投入混凝劑提供大量的反離子,由于反離子濃度的增加,擴散層厚度變薄,滑動面上的電位降低,排斥勢能降低,當排斥勢能與吸引勢能相等時便發(fā)生凝聚
吸附架橋:高分子物質的混凝劑(陽離子型、陰離子型、非離子型)有較強的吸附作用及鏈狀結構,與膠體形成“膠體—高分子—膠體”絮凝體,高分子物質起架橋作用。
網(wǎng)捕或卷掃:當鋁鹽或鐵鹽混凝劑投量很大而形成大量氫氧化物沉淀時,可以網(wǎng)捕、卷掃水中教理以致產生沉淀分離,稱之為卷掃或網(wǎng)捕作用。
4、簡述常用的混凝劑有哪些?
無機混凝劑主要包括:呂系(硫酸鋁、明礬、聚合氯化鋁(PAC)、聚合硫酸鋁(PSC)等);鐵系(三氯化鐵、硫酸亞鐵、聚合氯化鐵(PFC)、聚合硫酸鐵(PFS)等)。
有機高分子混凝劑:陽離子型、陰離子性、兩性型、非離子型。
5、隔板絮凝池設計應符合哪些要求?
絮凝時間宜為20~30min;
絮凝池廊道的流速,應按由大到小漸變進行設計,起端流速宜為0.5~0.6m/s,末端流速宜為0.2~0.3m/s;
隔板間凈距宜大于0.5m。
6、機械絮凝池設計應符合哪些要求?
絮凝時間為15~20min;
池內設3~4擋攪拌機;
攪拌機的轉速應根據(jù)漿板邊緣處的線速度通過計算確定,線速度宜自第一擋的0.5m/s逐漸變小至末擋的0.2m/s;
池內宜設防止水體短流的設施。
7、折板絮凝池設計應符合哪些要求?
絮凝時間為12~20min。
絮凝過程中的速度應逐段降低,分段數(shù)不宜少于三段,各段的流速可分別為:第一段:0.25~0.35m/s;第二段:0.15~0.25m/s;第三段:0.10~0.15m/s。折板夾角采用90°~120。
8、柵條(網(wǎng)格)絮凝池設計應符合哪些要求?
絮凝池宜設計成多格豎流式。
絮凝時間宜為12~20min,用于處理低溫或低濁水時,絮凝時間可適當延長。
絮凝池豎井流速、過柵(過網(wǎng))和過孔流速應逐段遞減,分段數(shù)宜分三段,流速分別為:
(1)豎井平均流速:前段和中段0.14~0.12m/s,末段0.14~0.10m/s;
(2)過柵(過網(wǎng))流速:前段0.30~0.25m/s,中段0.25~0.22m/s,末段不安放柵條(網(wǎng)格);
(3)豎井之間孔洞流速:前段0.30~0.20m/s,中段0.20~0.15m/s,末段0.14~0.10m/s。
絮凝池宜布置成2組或多組并聯(lián)形式。
9、平流沉淀池設計參數(shù)如何確定?
平流沉淀池的沉淀時間,宜為1.5~3.0h。
平流沉淀池的水平流速可采用10~25mm/s,水流應避免過多轉折。
平流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可采用3.0~3.5m。沉淀池的每格寬度(或導流墻間距),宜為3~8m,最大不超過15m,長度與寬度之比不得小于4;長度與深度之比不得小于10。
平流沉淀池宜采用穿孔墻配水和溢流堰集水,溢流率不宜超過300m3/(m?d)。
10、上向流斜管沉淀池設計參數(shù)如何確定?
斜管沉淀區(qū)液面負荷應按相似條件下的運行經驗確定,可采用5.0~9.0m3/(m2/h)。
斜管設計可采用下列數(shù)據(jù):斜管管徑為30~40mm;斜長為1.0m;傾角為60°。
斜管沉淀池的清水區(qū)保護高度不宜小于1.0m;底部配水區(qū)高度不宜小于1.5m。
11、側向流斜管沉淀池設計參數(shù)如何確定?
斜板沉淀池的設計顆粒沉降速度、液面負荷宜通過試驗或參照相似條件下的水廠運行經驗確定,設計顆粒沉降速度可采用0.16~0.3mm/s,液面負荷可采用6.0~12m3(㎡/h),低溫低濁度水宜采用下限值;
斜板板距宜采用80~100mm;
斜板傾斜角度宜采用60°;
單層斜板板長不宜大于1.0m。
12、水力循環(huán)澄清池清設計參數(shù)如何確定?
水力循環(huán)澄清池清水區(qū)的液面負荷,應按相似條件下的運行經驗確定,可采用2.5~3.2m3/(㎡/h)。
水力循環(huán)澄清池導流筒(第二絮凝室)的有效高度,可采用3~4m。
水力循環(huán)澄清池的回流水量,可為進水流量的2~4倍。
水力循環(huán)澄清池池底斜壁與水平面的夾角不宜小于45°。
13、脈沖澄清池清設計參數(shù)如何確定?
脈沖澄清池清水區(qū)的液面負荷,應按相似條件下的運行經驗確定,可采用2.5~3.2m3/(m2?h)。
脈沖周期可采用30~40s,充放時間比為3:1~4:1。
脈沖澄清池的懸浮層高度和清水區(qū)高度,可分別采用1.5~2.0m。
脈沖澄清池應采用穿孔管配水,上設人字形穩(wěn)流板。
虹吸式脈沖澄清池的配水總管,應設排氣裝置。
14、氣浮池設計參數(shù)如何確定?
氣浮池宜用于渾濁度小于100NTU及含有藻類等密度小的懸浮物質的原水。
接觸室的上升流速,可采用10~20mm/s,分離室的向下流速,可采用1.5~2.0mm/s,即分離室液面負荷為5.4~7.2m3/(m2?h)。
氣浮池的單格寬度不宜超過10m;池長不宜超過15m;有效水深可采用2.0~3.0m。
溶氣罐的壓力及回流比,應根據(jù)原水氣浮試驗情況或參照相似條件下的運行經驗確定,溶氣壓力可采用0.2~0.4MPa;回流比可采用5%~10%。
氣浮池宜采用刮渣機排渣。刮渣機的行車速度不宜大于5m/min。
15、哪些材料可用作濾料?
濾料應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抗蝕性能??刹捎檬⑸啊o煙煤和重質礦石等。
16、濾料層厚度(L)與有效粒徑(d10)之比(L/d10值)范圍如何確定?
濾料層厚度(L)與有效粒徑(d10)之比(L/d10值):細砂及雙層濾料過濾應大于1000;粗砂及三層濾料過濾應大于1250。
17、簡述雙層濾料、三層濾料及均質濾料如何組成?
雙層濾料組成:上層采用密度較小、粒徑較大的輕質濾料,下層采用密度較大,粒徑較小的重質濾料。
三層濾料組成:上層采用密度較小、粒徑較大的輕質濾料,中層采用中等密度,中等粒徑的濾料,下層采用密度較大,粒徑較小的重質濾料。
均質濾料的組成:沿整個濾層深度方向的任一橫斷面上,濾料組成和平均粒徑均勻一致。
18、大阻力配水系統(tǒng)管道直徑如何計算?
大阻力配水系統(tǒng)管道直徑應按沖洗流量,并根據(jù)下列數(shù)據(jù)通過計算確定:
配水干管(渠)進口處的流速為1.0~1.5m/s;
配水支管進口處的流速為1.5~2.0m/s;
配水支管孔眼出口流速為5~6m/s。
19、長柄濾頭配氣配水系統(tǒng)應按沖洗氣量、水量如何計算?
長柄濾頭配氣配水系統(tǒng)應按沖洗氣量、水量,并根據(jù)下列數(shù)據(jù)通過計算確定:
配氣干管進口端流速為10~15m/s;配水(氣)渠配氣孔出口流速為10m/s左右;配水干管進口端流速為1.5m/s左右;配水(氣)渠配水孔出口流速為1~1.5m/s。
20、單層、雙層濾料及三層濾料濾池沖洗前水頭損失范圍是多少?
單層、雙層濾料濾池沖洗前水頭損失宜采用2.0~2.5m;三層濾料濾池沖洗前水頭損失宜采用2.0~3.0m。
21、V形濾池設計應滿足哪些要求?
V形濾池沖洗前水頭損失可采用2.0m。
濾層表面以上水深不應小于1.2m。
V形濾池宜采用長柄濾頭配氣、配水系統(tǒng)。
V形濾池沖洗水的供應,宜用水泵。水泵的能力應按單格濾池沖洗水量設計,并設置備用機組。
V形濾池沖洗氣源的供應,宜用鼓風機,并設置備用機組。
V形濾池兩側進水槽的槽底配水孔口至中央排水槽邊緣的水平距離宜在3.5m以內,最大不得超過5m。表面掃洗配水孔的預埋管縱向軸線應保持水平。
V形進水槽斷面應按非均勻流滿足配水均勻性要求計算確定,其斜面與池壁的傾斜度宜采用45°~50°。
V形濾池的進水系統(tǒng)應設置進水總渠,每格濾池進水應設可調整高度的堰板。
反沖洗空氣總管的管底應高于濾池的最高水位。
V形濾池長柄濾頭配氣配水系統(tǒng)的設計,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同格濾池所有濾頭濾帽或濾柄頂表面在同一水平高程,其誤差不得大于±5mm。
V形濾池的沖洗排水槽頂面宜高出濾料層表面500mm。
22、虹吸濾池設計應滿足哪些要求?
虹吸濾池的最少分格數(shù),應按濾池在低負荷運行時,仍能滿足一格濾池沖洗水量的要求確定。
虹吸濾池沖洗前的水頭損失,可采用1.5m。
虹吸濾池沖洗水頭應通過計算確定,宜采用1.0~1.2m,并應有調整沖洗水頭的措施。
虹吸進水管和虹吸排水管的斷面積宜根據(jù)下列流速通過計算確定:
(1)進水管0.6~1.0m/s;
(2)排水管1.4~1.6m/s。
23、重力式無閥濾池設計應滿足哪些要求?
無閥濾池的分格數(shù),宜采用2~3格。
每格無閥濾池應設單獨的進水系統(tǒng),進水系統(tǒng)應有防止空氣進入濾池的措施。
無閥濾池沖洗前的水頭損失,可采用1.5m。
過濾室內濾料表面以上的直壁高度,應等于沖洗時濾料的最大膨脹高度再加保護高度。
無閥濾池的反沖洗應設有輔助虹吸設施,并設調節(jié)沖洗強度和強制沖洗的裝置。
24、常用的水消毒方法有哪幾種?
氯及氯化物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線消毒及某些重金屬離子消毒等。
25、簡述氯消毒的機理?
在不含氨氮成分的水中,由于細菌帶負電,次氯酸根離子難以靠近,而次氯酸為中性體,可擴散到細菌表面,并滲入細菌體內,依靠氯分子的氧化作用,破壞細菌體內酶,從而是細菌死亡。
26、請簡述我國飲用水標準規(guī)范規(guī)定的加氯量值?
我國飲用水標準規(guī)范規(guī)定出廠水游離性余氯在接觸30min后不應低于0.3mg/L,在管網(wǎng)末梢不應低于0.05mg/L。
27、地下水同時含鐵、錳時,其處理工藝流程應根據(jù)什么條件確定?
地下水同時含鐵、錳時,其處理工藝流程應根據(jù)下列條件確定:
當原水含鐵量低于6.0mg/L、含錳量低于1.5mg/L時,可采用:
原水曝氣——單級過濾。
當原水含鐵量或含錳量超過上述數(shù)值時,應通過試驗確定,必要時可采用:原水曝氣——一級過濾——二級過濾。
當除鐵受硅酸鹽影響時,應通過試驗確定,必要時可采用:
原水曝氣——一級過濾——曝氣——二級過濾。
特此聲明:
1.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
2.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如發(fā)生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3.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