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解決垃圾分類問題的根本措施之一,通過教育能培養(yǎng)一個人的良好習慣,最后成為一種行動自覺。這種方式見效慢、需要長期堅持,甚至需要幾代人不斷努力。
生活垃圾處理已成為困擾我國大部分城市的難題,無論是北京、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還是偏遠地區(qū)的小縣城,垃圾圍城困境似乎都難以避免。
從中央環(huán)保督察情況看,全國大部分省份都存在垃圾處理能力不足、處理設施超負荷運行等問題。督察發(fā)現,個別地方生活垃圾實在無處可去,甚至傾倒入江入河,造成嚴重環(huán)境污染。
據統(tǒng)計,我國大中型城市人均年產垃圾440千克,城鎮(zhèn)生活垃圾的年產生量已超過兩億噸,歷年的垃圾堆存量達60億噸,且仍以年均8%~10%的速度在增長。目前最主要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就是填埋和焚燒兩種,只有極少量垃圾采用堆肥等資源化處理方式,且其中大部分不可利用垃圾最終仍需填埋處理。大部分城市都面臨填埋場和焚燒廠選址的鄰避效應。
面對如此巨量的生活垃圾處理,我們到底應該怎么辦?地方政府、主管部門、行業(yè)專家、媒體、企業(yè)、公眾等,多年來一直在反復思考、討論這個問題,也想了很多辦法。比如,一些城市在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學校等率先實施垃圾分類,一些城市選擇多個居民小區(qū)實施垃圾分類試點,有一些地方甚至通過立法強制實施垃圾分類,但從實際運行情況看,效果都有限。
通過調研,筆者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宣傳,讓公眾了解垃圾處理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這里說的宣傳并不是簡單講講理論、喊喊口號,號召大家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而是要把垃圾污染的現狀真實呈現在公眾面前。要讓所有人都明白,每天扔進垃圾桶里的那袋垃圾造成了什么后果。對這個后果,每個人都有責任,無可推脫。只有把垃圾圍城的壓力和緊迫感傳遞給每個人,才有可能調動公眾的積極性,建立推動垃圾分類和處理的群眾基礎。
二是加強教育,從每個人做起。教育是解決垃圾分類問題的根本措施之一,通過教育能培養(yǎng)一個人的良好習慣,最后成為一種行動自覺。這種方式見效慢、需要長期堅持,甚至需要幾代人不斷努力。
筆者曾聽說一個故事,某同事在家長群倡導大家實施垃圾分類,給孩子做榜樣,結果一位名校畢業(yè)的博士父親居然認為此舉無意義。改變一個人的意識和生活習慣有多難,由此可見一斑。即便如此,還是要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因為見效慢就不去做,否則就不可能在全社會形成自覺垃圾分類的氛圍。
三是依靠群眾,充分發(fā)揮民間組織的作用。垃圾分類涉及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人的主觀意識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僅僅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很難取得好的效果,必須充分發(fā)揮民間組織的作用,用群眾的語言和方式引導群眾,調動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這方面,日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1987年,日本名古屋市民為反對藤前海涂垃圾填埋計劃,自發(fā)成立藤前海涂保護會,發(fā)起“保衛(wèi)藤前干瀉”運動,最終成功阻止了政府的垃圾填海計劃。但與此同時,廣大市民也深刻了解到名古屋垃圾圍城的現實困境,所以在填埋計劃被終止后,名古屋市立刻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垃圾減量化運動。到2001年4月,通過科學細致的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全市垃圾排放量削減26%,垃圾填埋量削減52%,資源量增加141%。時至今日,仍有多個民間組織在從事這項工作,為垃圾減量和環(huán)境保護作出了貢獻。
此外,政府還應繼續(xù)做好其他工作,如出臺垃圾分類鼓勵政策、科學設置垃圾桶、分時段分類清運垃圾、建立完善資源回收體系、加強垃圾處理單位環(huán)境管理等,從各方面給公眾提供更好的服務,讓大家感受到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的好處,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垃圾分類,有效解決垃圾處理難題。
來源:中國環(huán)境報 作者:呂盛揚
特此聲明:
1.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2.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如發(fā)生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3.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