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海綿城市規(guī)劃建設工作能否順利實施、實施后能否達到預期的目標,需要定期開展建設績效評估工作。這樣才能及時掌握建設實施情況、發(fā)現影響規(guī)劃實施績效的問題,并進行改進,保證海綿城市建設在科學規(guī)劃的指引下有序建設。否則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后可能會打水漂,勞而無功。
淺談績效考核
建設績效評價與考核是海綿城市建設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科學、全面評價海綿城市建設成效,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在2015年7月出臺了《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價與考核辦法(試行)》文件。
這份文件講海綿城市建設效果考核項目分為水生態(tài)、水環(huán)境、水資源、水安全、制度建設及執(zhí)行情況、顯示度6個類別,18項指標。各地也開始依據該指標對海綿城市建設效果進行績效評價與考核。
并采取實地考察、查閱資料及監(jiān)測數據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分城市自查、省級評價、部級抽查三個階段進行。
考核不合格,后果很嚴重!
績效評價結果是專項資金獎罰的重要依據??冃гu價結果量化為綜合評分,并按照綜合評分分級。綜合評分90分(含)以上的為“優(yōu)秀”,75(含)-90分的為“較好”,60(含)-75分的為“合格”,60分以下的為“不合格”。
績效評價為“優(yōu)秀”的試點城市,按規(guī)定全額撥付資金,并按撥付基數的10%給予獎勵;“較好”及“合格”的全額撥付資金;“不合格”的適用退出機制,并收回全部已撥付的資金。
2017年是第一批海綿城市試點城市進行規(guī)劃建設的第三年,第二批試點城市進入建設期的第二年,海綿城市網曾對此作過報道→《“國考”當前,績效評價+現場復核,看各試點城市如何表現》。
通過一系列的考核后,各試點城市也有了相對應的評分→《2016年度海綿城市試點城市績效考核名單出爐,快來看你的家鄉(xiāng)排第幾?》。
今年年度績效評價結果為“優(yōu)秀”、“較好”的試點城市全額撥付年度資金;“合格”的緩撥下一年度30%年度資金;“不合格”的緩撥下一年度資金。
問題都出在哪里?
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價與考核辦法(試行)》中基本涵蓋了海綿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是一份全面的考核指示文件,但因其缺乏對各個指標的細化解釋,部分基層政府工作人員因專業(yè)知識欠缺,對海綿城市缺乏科學的認識,常造成盲目施工建設。在這兩次考核行動之下,隨著海綿城市研究和建設的不斷深入,一些問題逐漸顯現:
在這兩次考核行動之下,隨著海綿城市研究和建設的不斷深入,一些問題逐漸顯現:
1、圍繞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顯現諸多爭議。
海綿城市建設提倡推廣和應用低影響開發(fā)建設模式,主要依托對降雨的體積控制來實現,體現在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這一核心指標中。
《指南》P63中對該指標的定義:“根據多年日降雨量統(tǒng)計數據分析計算,通過自然和人工強化的滲透、儲存、蒸發(fā)(騰)等方式,場地內累計全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雨量占全年總降雨量的百分比?!?/p>
北方地區(qū)降雨量小,土壤滲透率高、地下水位低,達到評價體系中的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要求較為容易,而南方地區(qū)則相反,由于經常出現超大降雨量的連續(xù)降雨,加上土壤滲透率低(土壤吸水率達到飽和,無法繼續(xù)再吸納雨水),河網地區(qū)地下水位較高等諸多因素,達到70%甚至大于70%的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難以實現。
于是,開始有地方根據自身特點,修正“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的概念”。如今年1月3日發(fā)布的《浙江省海綿城市規(guī)劃設計導則》,根據浙江省試點城市的經驗,針對浙江省部分地區(qū)土壤透水性能較差的特點,《導則》修正了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的概念,明確“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包括不外排和處理后外排的雨水量”。
2、選擇的規(guī)劃區(qū)范圍沒有解決好最主要的問題。
試點區(qū)域一般既包括改造難度極大的老舊城區(qū),試點建設項目不僅數量大、周期短,還涵蓋了各種灰色基礎設施和綠色基礎設施的選擇和合理組合,以及城市河道水系的綜合整治,是一項異常緊迫又有很大難度的工作。有些試點城市沒有認識到自身問題所在,如老城區(qū)主要需要解決匯水區(qū)積水、黑臭水體污染問題,因對積水點點位、匯水區(qū)域不清晰,無法對降雨條件下的影響范圍進行分析;還有對黑臭水體匯水區(qū)域不清楚,對污染來源不了解等……
3、沒有考慮“綠色設施-灰色設施-藍色設施”結合,收集而來的雨水沒有得到應有的利用。
許多海綿化改造措施過度依賴末端,比如安裝蓄水罐、建設各種大型蓄水池等,北方地區(qū)收集的多為水質不好、不穩(wěn)定的雨水,大多做于中水利用,如沖洗廁所,南方雨水則間接利用于河道和綠化。
4、多數試點區(qū)域僅僅為了徑流控制率而控制,與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脫節(jié),做了較多“面子工程”。
如上海一軸四館(世博軸、中國國家館、世博會主題館、世博中心和世博會文化中心),屋頂本可以吸收200萬雨水,但因為維護系統(tǒng)、送水設備等各種設施的配套應用導致費用高昂,一軸四館的屋頂成為擺設。
建設海綿城市必須要在科學的框架下進行,要結合城市自身條件對各項措施、指標進行細化,才能實現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績效評價考核體系的確立原則
海綿城市建設是科學解決城市水生態(tài)問題的新思路,通過吸水、蓄水、凈水和釋水的過程,能夠破解城市內澇與缺水并存的難題,對于可持續(xù)地推進城市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導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邢海峰提及三點:
首先,績效評價體系要以促進實現系統(tǒng)性和經濟社會與生態(tài)的多重目標來構建。
以分散的單個項目的建成與否作為判斷標準而不考慮建成后的實際效果和連片效應,是很難綜合評價海綿城市規(guī)劃實施成效的。
其次,要根據具體不同考核對象來構建相應的評價體系。
根據評價主體和考核對象,可以分為區(qū)域級(國家、省)、地方(市縣)級以及項目級,其績效評價的側重點和指標有所不同。
最后,要因地制宜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績效評價體系。
很難用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體系覆蓋全國的海綿城市績效評價,必須統(tǒng)籌考慮其地域差異化的特點進行設計。在明確海綿城市規(guī)劃建設總體框架和目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構建績效評價體系也很關鍵。
如,對于城市舊區(qū)側重于問題導向,重在解決問題、改善環(huán)境;對于新區(qū)則力求理想目標、一次到位;對于生活區(qū)除了海綿城市建設的要求,應當同時兼顧景觀、舒適性;對于工業(yè)區(qū),則以經濟、可行方便生產為原則;內澇易發(fā)地區(qū)、山洪泥石流高發(fā)地區(qū)和文物古跡密集地區(qū)等特殊地區(qū),其績效考核指標和重點也應該不同。
總而言之,海綿城市控制指標的選取可針對不同的城市特點有所側重,應優(yōu)先解決主要矛盾和核心問題,如缺水地區(qū)應強化雨水資源利用,內澇風險區(qū)應強化消減峰值和雨水的儲存調節(jié),水資源豐富的地區(qū)應強化徑流污染控制和峰值控制等指標,以達到當地海綿城市建設的目標要求。
如何更好推進績效評價考核體系?
海綿城市建設的實質,應該歸為城市水資源和水環(huán)境的綜合整治這樣一個范疇,而不是一個點一個點的進行治理,采取碎片化方式推進。
以量化的具體指標來進行考核會把問題簡單化,海綿城市的建設效果不是一個個工程效果疊加起來的,而是多種大小工程運轉后產生的連續(xù)效應。小區(qū)域的海綿化工程與大流域(比如涵蓋城市河道、自然水系)尺度上的“大海綿”塊協(xié)同發(fā)揮作用。
所以小區(qū)域的海綿化工程效果,可以立足于“年總徑流控制率”這一定量化指標為建設核心,考察在控制雨水徑流這一過程中,城市水環(huán)境質量、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等其他效果……
大尺度的海綿區(qū)域效果則應該定性評價,海綿城市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自然水循壞,一切系統(tǒng)的海綿城市工程,如城市防洪排澇工程、黑手水體治理項目、污水改造項目、城市綠地系統(tǒng)改造項目、新老城區(qū)“海綿化”改造項目,都應列入考核,視其效果好壞定性評價,因采取某一量化指標評價難度較大。
總結
建設海綿城市長效機制,需要理念到位,以及制度保證,并實行綜合考核。不管是對干部還是對項目都需要對這三個方面進行把控,加以并且探討新的盈利模式,加強人才隊伍的培訓。如此,海綿城市才能夠比較健康得發(fā)展下去。
績效考核,按效付費,這個“效”應該是海綿城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效益,實現了城市的自然水循壞,帶動了城市的經濟循環(huán),如雨水利用、土地升值等,這是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得出的經驗。
來源:海綿城市公眾號
特此聲明:
1.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2.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如發(fā)生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3.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